簡介:
共有13講,目錄如下
前言:
時間:15分。
內容:MPLAB、PICC軟件的安裝與配置設置、USB下載驅動安裝。
Lesson1:
時間:1小時44分。
內容:PIC單片機簡介、軟件使用方法、新建工程、軟件調試、流水燈程序實現。
Lesson2:
時間:27分。
內容:數碼管的靜態顯示與動態顯示原理及實現。
Lesson3:
時間:53分。
內容:PIC單片機獨立鍵盤檢測原理及實現。
Lesson4:
時間:45分。
內容:PIC單片機矩陣鍵盤檢測原理及實現。
Lesson5:
時間:46分。
內容:PIC單片機控制繼電器原理及實現。
Lesson6:
時間:2小時20分。
內容:PIC單片機控制DS18B20數字溫度傳感器原理及實現。
Lesson7:
時間:53分。
內容:PIC單片機定時器0的使用方法。
Lesson8:
時間:34分。
內容:PIC單片機定時器1的使用方法。
Lesson9:
時間:32分。
內容:PIC單片機定時器2的使用方法。
Lesson10:
時間:1小時01分。
內容:PIC單片機內部模數轉換器AD的使用方法。
Lesson11:
時間:1小時50分。
內容:PIC單片機內部SPI通信接口的使用方法。
Lesson12:
時間:2小時12分。
內容:PIC單片機內部IIC通信接口的使用方法。
Lesson13:
時間:53分。
內容:PIC單片機串行口使用。
每個壓縮包里包括視頻課程、課程源碼和幻燈片,主講人是郭天祥。這套視頻教材配套的芯片是PIC16F877,使用C語言開發。
PIC單片機與51單片機的一些區別
基于PIC單片機與MCS-51系列單片機的區別,應該說有三個主要特點:
(1)總線結構:MCS-51單片機的總線結構是馮-諾依曼型,計算機在同一個存儲空間取指令和數據,兩者不能同時進行;而PIC單片機的總線結構是哈佛結構,指令和數據空間是完全分開的,一個用于指令,一個用于數據,由于可以對程序和數據同時進行訪問,所以提高了數據吞吐率。正因為在PIC單片機中采用了哈佛雙總線結構,所以與常見的微控制器不同的一點是:程序和數據總線可以采用不同的寬度。數據總線都是8位的,但指令總線位數分別位12、14、16位。
(2)流水線結構:MCS-51單片機的取指和執行采用單指令流水線結構,即取一條指令,執行完后再取下一條指令;而PIC的取指和執行采用雙指令流水線結構,當一條指令被執行時,允許下一條指令同時被取出,這樣就實現了單周期指令。
(3)寄存器組:PIC單片機的所有寄存器,包括I/O口,定時器和程序計數器等都采用RAM結構形式,而且都只需要一個指令周期就可以完成訪問和操作;而MCS-51單片機需要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周期才能改變寄存器的內容。
如果學習PIC單片機的話,沒有必要先學習51單片機,同理AVR和MSP430也一樣。個人感覺國外雜志上的設計主要以PIC和AVR為主,基本見不到51的蹤影了。
下載地址:
PIC-lesson1.rar(150.73MB)
PIC-lesson2.rar(55.02MB)
PIC-lesson3.rar(78.18MB)
PIC-lesson4.rar(63.54MB)
PIC-lesson5.rar(68.21MB)
PIC-lesson6.rar(204.21MB)
PIC-lesson7.rar(76.06MB)
PIC-lesson8.rar(56.86MB)
PIC-lesson9.rar(50.09MB)
PIC-lesson10.rar(99.32MB)
PIC-lesson11.rar(211.64MB)
PIC-lesson12.rar(232.39MB)
PIC-lesson13.rar(89.74MB)
另外有種子下載